
ANSYS Workbench基(ji)礎課程培訓(xun)
1.ANSYSWorkbench簡介
1.1 簡介
1.2 Workbench啟動(dong)方法
1.3 Workbench環境
1.4 Workbench 文(wen)件管(guan)理
1.5 Workbench 單(dan)位(wei)制
1.6 Workbench 基(ji)本分析(xi)流程
1.7 Workbench結構計算范例
2.工(gong)程數據-Engineering Data
2.1 材料數據簡介
2.2 啟(qi)動Engineering Data
2.3 EngineeringData布(bu)局簡介
3.DesignModeler
3.1 Design Modeler簡介
3.2 草圖
3.3 3D幾何體
3.4 概念建模
4.網格劃分
4.1 Meshing網格劃分概述
4.2 單元
4.3 網格控制
4.4 網格劃分方法
5.邊界條件類型
5.1 慣性邊界條件
5.2 載(zai)荷類型邊界條件
5.3 位移約束
6.后處理
6.1 變形云圖
6.2 應力和應變
6.3 強度理論與應力工具
6.4 自定義輸出
6.5 探測器
6.6 自適應求解
7.線彈性靜力學分析
7.1 概述
7.2 線彈性靜力學的求解(jie)步(bu)驟
7.3 工(gong)程實例-腔體結構(gou)的強度計(ji)算
8.非線性分析
8.1 非線性分(fen)析種(zhong)類
8.2 幾何非線性
8.3 材料非線性
8.4 工(gong)程實例(li)-二維(wei)膜(mo)片彈(dan)(dan)簧軸對稱(cheng)的(de)彈(dan)(dan)塑(su)性(xing)分析
9.接觸分析
9.1 概述
9.2 接觸算法
9.3 接觸設置
9.4 工程實例-彈性(xing)爪(zhua)的接觸有限元(yuan)計算
10.屈曲分析
10.1 結構穩定(ding)性背(bei)景
10.2 線性(xing)屈曲分析(xi)步驟
10.3 工程(cheng)實例-T型(xing)管道的線性屈曲計算
11.模態分析
11.1模態分(fen)析簡介
11.2模態計算的(de)基本(ben)步驟
11.3模態(tai)計算中(zhong)接觸設置(zhi)
11.4預應力(li)模態分(fen)析
11.5 工程實例-框架結構(gou)的模態計算
12.結(jie)構瞬(shun)態動力學分析
12.1 瞬態動力學簡(jian)介
12.2 完全法(fa)的基本(ben)設置
12.3 載(zai)荷和支撐條件
12.4 工程實例-平(ping)板(ban)沖擊帶輪(lun)的瞬態(tai)動力學計算(suan)
13.諧響應分析
13.1諧響應(ying)分析簡介
13.2完全法諧響應分(fen)析
13.3模態疊加法諧響應分析
13.4工程實(shi)例-薄板結構(gou)的(de)預應力(li)諧響應計(ji)算
14.響應譜分析
14.1 響應譜分(fen)析簡介
14.2 響應譜分析步(bu)驟
14.3 工程實例-斜拉橋的響應譜計(ji)算
15.隨機振動分析
15.1 隨機振(zhen)動分(fen)析簡介
15.2 隨機(ji)振動分(fen)析步驟(zou)
15.3 工程實例-電路板的隨機振動(dong)分析(xi)